《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分支,分为原理、技术和应用等领域,研究基于网络原理的各种技术实现方案,包括硬件与软件。《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包括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网络设计与规划等内容,是后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通信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广域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服务应用和网络安全基本技术,掌握网络传输介质特点与网络设备应用、局域网组网和TCP/IP技术等内容;具备网络系统软硬件的安装、配置、管理、维护等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认知能力,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 | |
课程关系 | 课程名称 | 为本课程支撑的能力 |
前导课程 | 《信息技术》 |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需掌握计算机的各项基本操作,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
课程关系 | 课程名称 | 需要本课程支撑的能力 |
后续课程 | 《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管理》 |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对网络技术已有基本了解,为后续服务器操作系统课程学习提供基础。 |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况及趋势,掌握网络的多种分类方法;
(2)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理解网络的组成和拓扑结构的特点以及功能;
(3)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掌握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基本功能和相应协议;
(4)掌握局域网网络体系结构、组网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互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IEEE 802标准和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等;
(5)掌握常用广域网的技术和常用接入广域网的方法;
(6)掌握Internet的概念、TCP/IP协议和服务应用,以及子网划分等;
(7)掌握Windows Serve的配置、测试与维护的能力以及Web服务器、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的配置、测试与维护技能;
(8)了解网络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以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认识基础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
(2)能搭建计算机网络模型;
(3)能使用eNSP和VRP配置;
(4)能利用IP编址技术对网络进行地址规划;
(5)能连接交换机、路由器配置线对设备进行基本配置;
(6)能利用路由器NAT功能接入Internet;
(7)能利用无线路由器组建无线网络;
(8)能部署虚拟专用网VLAN。
3.素质目标
(1)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基本素质;
(2)具有在小组讨论、项目运维中与他人合作的基本素质;
(3)具有良好的方案书写习惯。
(三)参考学时
64学时。
(四)课程学分
3.5个学分。
课程内容和要求
| | | | |
序号 | 教学项目 |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 活动设计建议 | 参考课时 |
1 | 认识计算机网络 | 教学内容: 1.通信与网络; 2.网络类型与网络拓扑; 3.网络工程与网络工程师。 教学要求: 1.了解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网络协议与标准机构; 3.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 4.了解网络工程。 | 1.教学活动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使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引领为主导。 | 4 |
2 | 网络参考模型及协议 | 教学内容: 1.网络参考模型; 2.标准协议; 3.数据通信过程; 教学要求: 1.掌握OSI和TCP/IP分层模型的结构; 2.理解OSI各层功能; 3.掌握数据传输过程; 4.了解设备与各层的关系。 | 1.教学活动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使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引领为主导; 4.学生边学边实验。 | 6 |
3 | eNSP及VRP配置 | 教学内容: 1.华为VRP系统概述; 2.华为VRP用户; 3.VRR命令行。 教学要求: 1.掌握eNSP的安装与基本使用; 2.了解VRP的基础知识; 3.掌握利用VRP命令行进行基本配置。 | 1.教学活动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使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引领为主导; 4.学生边学边实验。 | 10 |
4 | 网络层协议及IP编址 | 教学内容: 1.网络层协议; 2.认识IP地址; 3.IP地址的配置; 4.ICMP协议。 教学要求: 1.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概念; 2.理解IP地址的分类; 3.掌握配置主机IP地址; 4.掌握ICMP。 | 1.教学活动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使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引领为主导; 4.学生边学边实验。 | 12 |
5 | IP路由技术 | 教学内容: 1.路由概述; 2.静态路由; 3.动态路由。 教学要求: 1.了解路由的原理; 2.掌握静态路由、默认路由的配置; 3.掌握静态路由的简单故障排查。 | 1.教学活动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使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引领为主导; 4.学生边学边实验。 | 12 |
6 | 以太网交换技术 | 教学内容: 1.以太网协议介绍; 2.以太网帧介绍; 3.以太网交换机介绍; 4.同网段数据通信全过程。 教学要求: 1.了解MAC地址的概念; 2.了解以太网帧结构; 3.理解交换机转发原理; 4.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 1.教学活动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使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引领为主导; 4.学生边学边实验。 | 8 |
7 | VLAN原理与配置 | 教学内容: 1.认识VLAN; 2.VLAN的基本概念; 3.VLAN配置与应用。 教学要求: 1.理解VLAN的概念; 2.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 3.掌握如何部署VLAN。 | 1.教学活动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使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引领为主导; 4.学生边学边实验。 | 6 |
8 | 以太网链路聚合 | 教学内容: 1.链路聚合原理; 2.链路聚合模式; 3.链路聚合配置。 教学要求: 1.理解Trunk的作用和Trunk接口的约束条件; 2.了解链路聚合协议LACP; 3.掌握手工负载分担Eth-Trunk和静态LACP Eth-Trunk的配置。 | 1.教学活动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演示,使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 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引领为主导; 4.学生边学边实验。 | 6 |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论知识印象深刻,并提高实践课程的利用率,建议在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上课时采用讲练结合一体化方式,将知识拆解,讲解一部分,练习一部分。通过实践练习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过程的进行。
每次的工作任务,建议按照工作过程六步法的教学理念来实施。对于大的任务可以通过在互联网创建讨论群的方式进行,教师以各种方式提出与任务相关的信息或引导学生自主收集相关信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实施计划,以程序流程图及功能图的方式确定下来。对于小任务,此阶段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对于有一定难度或相对大的任务,则可以以分组讨论方式进行。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自己的计划进行再思考,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改、修正,并形成决策。
任务的实施需要在实践机房或者学生自主在课下完成。此时教师应该充当观察者和辅导者,适时给予提示,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任务的实施应该给予合理的时间。教师应该对此做有效的把握和控制。检查阶段可以通过学生自查、互查和教师检查的方式进行。此阶段教师可以分享在观察和辅导过程中遇到的闪光点和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自我分析。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评估阶段也可以实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对于实训项目中要求的任务,要求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最终评价成绩。
2.评价方法
本课程考核建议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水平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考勤20%+任务成绩30%)+综合测试成绩(50%)。具体方案如下:平时成绩百分制,根据全学期总学时迟到、早退旷课次数所占百分比进行扣分;任务成绩百分制,根据平时布置的实验任务提交情况进行每次评分,取平均分;综合测试成绩为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计算;然后将三项百分制成绩按照百分比进行计算,最终得出本门课程成绩。
| | |
考核项目 | 所占比例 | 备注 |
平时成绩 | 20% | 包括平时表现 |
任务成绩 | 30% | |
期末成绩 | 50% | |
总成绩 | 100分 |
3.教学条件
(1)师资要求
1)课程组教师4人以上,师生比1:40。
2)课程组负责人要求具有信息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讲师及以上职称,或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认证。
3)主讲教师要求具有信息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讲师及以上职称,或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认证。
(2)实践教学要求
一个标准教学班(40人)所需连接至局域网的教学设备如下:
| | |
设备/软件 | 数量 | 设备型号或软件版本 |
计算机 | 40台 | CPU 2GHz/500G/16G/19LCD以上 |
Windows操作系统 | 1套 | Windows 10 专业版 |
VMware Workstation软件 | 1套 | Version 16.0及以上 |
网络配置模拟软件 | 1套 | ensp |
局域网教学软件 | 1套 | 极域或VNC |
4.教材编选
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课程的性质、课程内容标准,用浅显易懂的方法,描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基本理论与网络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如果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将有关知识进行整合,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
如果采用自编教材,教学内容按课程内容标准进行整合。若采用参考教材,教学过程中可挑选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教学,同时补充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